作者:adminqy 来源:本站 日期:2025-07-22 09:03:36 人气:6
头雁领路 云桥自通途
头雁学习有感
湖北楚天联发路桥养护有限公司宋振辉
作为干了二十余年的“老桥梁医生”,过去总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“拿放大镜看桥病、拿工具修桥体”,直到参加了这三个月的头雁学习,我才惊觉自己像只困在传统笼子里的鸟——外面的世界早变了天。
最震撼的是成都新希望集团的参访。那天走进他们的智慧农业展厅,大屏上跳动的“料、养、宰、商”一体化数据让我挪不开眼,每头猪的健康指数精确到克,每片菜叶的湿度能调到0.5%;更绝的是“慧养猪”系统,通过AI摄像头盯着猪圈,连猪打个喷嚏都能分析出是不是要生病。我就在思考,修桥不也像种庄稼吗?土壤(桥基)、气候(车流量)、病虫害(裂缝锈蚀),哪样不需要“精准灌溉”?
新希望的厉害,还不止这些酷炫的技术,他们的数字化是真刀真枪降本增效的利器!他们在饲料厂装的MES系统,能把原料损耗从5%降到1%;冷链物流的区块链溯源,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见猪肉“从猪圈到餐桌”的全流程。从育种、养殖、饲料生产到食品加工、冷链物流、终端零售,实现全环节数据打通。这让我想起我们给客户修桥——客户要的不只是一次修补,是“这桥未来三年不出大问题”的底气。新希望的经验像把钥匙,打开了我对“数字化”的新认知,不是买几台设备,是把数据变成“活的”,让它替我们提前发现问题、算准最优方案。
更触动我的,是新希望的“三像”文化,像军队,纪律严明;像学校,人人学习;像家庭,温暖凝聚。他们的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,是刻在员工骨子里的自觉。这让我反思,我们楚天联发的企业文化是不是也该“活”起来?老工程师的经验不能只存在脑子里,得变成标准化手册;年轻人的创新不能只停在嘴上,得给平台试错。我们楚天联发干的活,表面是修桥,本质是“治未病”——就像医生看体检报告,得提前预判风险;像农民看土壤墒情,得精准施肥。可过去咱们靠的是“老经验”,师傅带徒弟,手把手教;靠的是“笨功夫”登墙爬高。现在新希望用数据说话,用AI预警,我才明白,传统养护要“升级”,得先给大脑装个“数字芯片”。
所以我们楚天联发也开始试水信息化。从4月份对接平台公司到现在,碰了不少壁,有的软件太“花哨”,不好用;有的功能太“基础”,不够用,有的费用太高用不起。上个月,我们调整了思路,不贪大求全,分一级、二级、三级服务模块,今年先做基础数据采集和导入,第二步加AI分析,第三步智能化数字化的“桥梁健康档案”。就像给桥做“电子病历”,从“哪儿坏了”到“什么原因引起的”再到“如何修复和什么时候修复”以及下一步预判病害会在哪里发生等全过程的养护信息化解决方案。
参观宁波杭州的人工智能小镇,给了我“机器人启示”。人形机器人现在能在桥梁检测区模拟高空作业,钻进狭窄箱梁,搭载的探地雷达穿透混凝土检测内部缺陷。咱们现在检测桥梁,工人得系着安全绳爬高上低,夏天晒得脱皮,冬天冻得手僵;可这些机器人能在-20℃到50℃的环境里连续工作,检测精度比人眼高N倍。这种“机器人+AI”的组合,让我看到未来桥梁养护的另一种可能。
回来后,我立即组织技术团队讨论,能否开发“桥梁健康档案”管理系统,把每次修复数据串成动态图谱?能不能让机器人在极端天气里发现异常就报警,桥梁移位时自动触发路障,阻止车辆通行?这些思考,正是头雁学习赋予的“破局勇气”。同时我们也在和业主沟通,在事故多发段装备智能机器人,平时当‘巡查员’,当出现危险时,紧急时就当‘拦路虎’把车辆拦停,把前方的危险第一时间通知给通行的车辆。这些想法虽然还在努力推进中,客户给的那句“你们这是在‘治未病’啊!”的肯定,让我倍感振奋。这些尝试虽小,却像一颗颗种子,让我真切体会到,企业精神的传承,不在于喊多响亮的口号,而在于那份“把一厘米宽的事,做到一公里深”的执着与专注。
从前总觉得“修桥是土木工程,干的是又土又木的事”,现在才懂,修桥修的是技术,更是精神——像红旗渠人那样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,像两弹元勋那样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”,像新希望那样“用科技让传统变新”。同时还有深耕的力量,长虹深耕家电三十年,从国企变成行业标杆;新希望深耕农业二十年,用科技重塑产业链。他们的故事告诉我,企业要“扎得深”,才能“长得稳”。我们楚天联发要与桥梁养护领域“画等号”——提到桥梁医生,就想到楚天联发,提到智能养护,就想到我们的平台——就得把“数字化”“智能化”“安全化”“精准化”刻进骨子里,把客户的“急难愁盼”变成技术创新的源动力。
回到头雁训练营,我们的同学情,让我对“共行”有了更深理解, 感谢市委统战部搭建平台,让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家汇聚一堂。这种跨界交流、思想碰撞、资源互补,不正是“头雁领路,群雁齐飞”最生动、最鲜活的实践吗?而这次头雁学习,像一面镜子,照见我们的不足,更映出前行的方向。作为“桥梁医生”,我们不仅要会“治病”,更要学会“预防”;不仅要传承“铁钎凿渠”的韧劲,更要拥抱“数字赋能”的浪潮。未来的路还长,但只要保持这份“向新而生”的勇气,我们定能在桥梁养护的赛道上,走出自己的“人工天河”。
湖北楚天联发路桥养护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:鄂ICP备14012286号
业务及商务合作电话: 027-83770898(座机)